2024年6月13日下午,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文科建设理念的引领下,以《中外文学经典选讲》课程为实验平台,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文科课堂教学示范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探索,将新文科教学理念深度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,创新教学模式,为传统文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,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需求的文科人才培养新路径。

走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文科课堂,一种焕然一新的教学氛围扑面而来。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打破,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创新与融合的教学方式。
在课堂上,邱婕老师采用了跨学科的教学方法,将汉语言文学与历史、哲学、艺术等学科有机结合。例如,在讲解唐代诗歌时,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文学文本分析,而是引入唐朝的政治格局、哲学思潮、社会风貌以及艺术风格等多方面的知识,同时探讨了诗歌中蕴含的道家、儒家哲学思想,还展示了与诗歌意境相契合的唐代绘画、书法作品。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,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,置身于那个文化繁荣的时代,全方位、立体式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价值。
同时,课堂还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引导学生借助大数据平台收集海量的文学文本数据,通过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技术,探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、主题演变、人物形象塑造等规律。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先进的研究方法,还激发了他们从新的视角去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。
课堂互动环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。小组讨论不再是简单的观点交流,而是围绕跨学科的话题展开深度研讨。例如,在“文学与社会”的专题讨论中,学生们被分成不同小组,分别从文学、社会学、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。每个小组的成员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合作研究,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辩论。这种互动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,更提升了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。
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文科课堂教学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,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趋势。今后,汉语言文学专业将继续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,不断优化课程设置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,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、创新精神、跨学科素养的高素质、应用型人才而努力。